私募股權投資(PE)是指通過私募基金對非上市公司進行的權益性投資。在交易實施過程中,PE會附帶考慮將來的退出機制,即通過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兼并與收購(M&A)或管理層回購(MBO)等方式退出獲利。簡單的講,PE投資就是PE投資者尋找優秀的高成長性的未上市公司,注資其中,獲得其一定比例的股份,推動公司發展、上市,此后通過轉讓股權獲利。
近年來,資本市場的發展帶動了股權、股票等投資方式的興盛,越來越多的人習慣將閑余資金投向資本市場,而私募股權投資更是一塊“大蛋糕”。
然而,這并不是一塊容易啃下的蛋糕,如果不小心走進誤區,就會造成無法逆轉的損失。這里為大家總結了私募股權投資的16大誤區,予以參考。
1私募股權基金籌資和普通基金一樣
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投資期限非常長,因此其資金來源主要是長期投資者。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籌集方式不同于普通基金,通常采用資金承諾方式。基金管理公司在設立時并不一定要求所有合伙人投入預定的資本額,而是要求投資者給予承諾。
當管理者發現合適的投資機會時,他們只需要提前一定的時間通知投資者。這存在一定的風險,如果投資者未能及時投入資金,他們按照協議將會被處以一定的罰金。因此,基金宣稱的籌集資本額只是承諾資本額,并非實際投資額或者持有的資金數額。
在實際的籌資活動中,基金有一定的籌集期限。當期限滿時,基金會宣布認購截止。同一個基金可能會有多次認購截止日,但一般不超過3次。
2私募股權基金收益一直都會很高
通常人們在考察 PE 基金的收益情況時,會以時間為橫軸,以收益率為縱軸畫出一條曲線。通過長期觀察,人們發現這條曲線的軌跡大致類似于字母J,因此這種現象被形象地成為J曲線效應。
形成J曲線效應的原因是,在一支 PE 基金運作之初,基金要開始支付管理費和開辦費用,然而這時基金所投資的項目還無法立刻產生回報,使得基金在最開始的一段時間收益為負值。當經過一段時間后,基金開始有項目推出時,基金收益率就會快速攀升。
從投資者的角度,J曲線效應的啟示是,在一項長期投資中過分看重短期收益情況不利于投資者追求并實現長期目標;而基金管理人的目標則是盡量縮短J曲線,以使基金盡早實現正收益。
3PE 與 VC 兩個產品沒有什么區別
私募股權基金行業(PE)起源于風險投資(VC),在發展早期主要以中小企業的創業和擴張融資為主,因此風險投資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成為私募股權投資的同義詞。從 1980 年代開始,大型并購基金的風行使得私募股權基金有了新的含義,二者主要區別在投資領域上。風險投資基金投資范圍限于以高新技術為主的中小公司的初創期和擴張期融資,私募股權基金的投資對象主要是那些已經形成一定規模的,并產生穩定現金流的成熟企業,這是其與風險投資基金最大的區別。
4私募股權基金和私募沒啥區別
私募股權基金(PE)與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也就是股民常講的「私募基金」)是兩種名稱上容易混淆,但實質完全不同的基金。PE 主要投資于未上市企業的股權,屬于一級股權市場范疇,它將伴隨企業成長階段和發展過程,依靠企業價值的提升而獲利。而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主要投資于二級證券市場,通過證券市場價格的波動獲利。
對于投資者,選擇股權投資基金首先選團隊,沒有好的管理團隊,這個基金很難做出好的業績;選擇證券投資基金,首先選業績,過往戰績往往預示這只基金對市場的把握能力。
5股權信托與股權投資信托不一樣嗎?
股權信托與股權投資信托的不同在于:前者的委托人是擁有股權的股東,而后者的委托人是擁有資金而希望收購股權的投資人;前者的信托財產是股權,而后者的信托財產是資金;前者業務中受托人管理的重點是按照委托人意愿行使好股權,后者業務中受托人管理的重點是用資金收購預期可以獲利的股權。
6經濟形勢不穩,還是不敢投 PE 啊
私募股權基金管理人(GP)的投資風格很多,GP 傾向于投資熟悉的行業,GP 在目標企業的選擇上有行業的偏好,而在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都有不同的行業受利。即便是在經濟形勢不好的局面下,股權價格更容易被低估,股權投資也能取得超額收益。從歷史業績來看,私募股權基金,往往可以成功穿越經濟周期,回報遠遠優于股票市場。
7無形資產不值得投資
投資主要是看企業,把人放到一個次要的地位。中國本土 PE 一般成立時間不長,過去有的時候就是看人家的財務報表,看看固定資產有多少,對管理團隊各方面花的精力不夠。蒙牛的案例是大家經常說的,沒有牛根生會有蒙牛嗎?實際上企業第一位的還是人,人是企業唯一不可復制的經營要素。這一點一定要看清楚,在盡職調查過程中,其實無形勝于有形,就是無形資產的重要性甚至超過有形資產。
8資金比資源重要
部分 PE 管理人覺得我能夠做甲方,我能夠做私募股權投資,因為我有錢。要知道,對 PE 來說,更重要的是要有資源。比 PE 有錢的機構很多,比如銀行。銀行為什么不做 PE?銀行沒有資源,銀行很清楚,只有把錢借給企業,企業賺了錢給我利息。銀行也知道,去投資做了股東的話,我管不了這么多企業,我沒有那么多的專家打理這件事情。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對一個 PE 公司,資源比資金甚至還要重要。
9盡職調查有專家就可以了
有些 PE 會認為,做盡職調查,就讓會計師和律師去就行了。要知道,會計師和律師更多的是了解一個企業的過去,利用他的一些法律條款,會計師的一些準則,用靜態的眼光去看待企業。一般來說,真正懂企業經營的會計師和律師是不多的。對企業來說,看過去時是看它有多少資產、資產上有沒有瑕疵、或有負債等等。
看未來看什么?看它的業務,這個是最重要的,但這方面往往是會計師和律師的薄弱環節。投資者要真正挖掘出一個企業的價值,在于它的經營業務或者叫經營性的審計。在這個階段,不要把期望值都掉在會計師和律師的身上,主要看你自己,或者說借助其他第三方的投資顧問(這個顧問是精通企業經營業務的)這些專家來幫你把握。
10高科技就是高成長
也有很多人認為,高科技企業就是高成長企業,這種理解是有偏頗的。科技如果能帶來成長,必須要帶來現實的利潤,帶來現實的現金流。迄今為止,只有兩種方式可行:一種是拓展外部市場需求,引領新的消費,如微軟的視窗軟件,迎合了整個 IT 時代的到來;另外一種方式是內部挖潛,就像沃爾瑪一樣,把一顆衛星放到天上,對全球的幾百家店的物流、倉儲、財務等方面進行集約化的管控,提高了整個公司的運營效率。只有外部擴張市場和內部挖潛這兩種方式用科技的手段能夠帶來企業的新的利潤增長點,給企業帶來高成長,除此之外,沒有第三種方式。
從科技角度來看,現階段我們國家又有多少高科技企業呢?相對于歐美發達國家來說,我們實際上還處于起步階段,這也就是為什么中國這么多的留學生到國外去學習,而國外到中國來留學的比較少,這其中一些還主要是進行語言方面的學習,真正學科技的不多。如果真的高科技等于高成長的話,相信今天很多理工科的教授包括一些博士等等,他們的收入應該遠遠高于今天的水平。
11只要賺錢就值得投資
也有人認為,有盈利機會的行業就值得關注。實際上,有些機會是生意而不是企業。比如,開家庭裝修公司,做一個電腦維修公司,一年可能賺幾十萬,明年還可能增長 30%、50%,但這只是一個生意。這種行業壁壘非常低,很難形成品牌、渠道、網絡這些競爭優勢。
作為個人創業沒問題,但作為一個企業行為,確實行業競爭非常的無序,很難把它形成一個規模化經營,在這個角度來說,盡管能賺錢,但它只是個生意,不是企業。它在投資的價值方面,是要打一個折扣的。
12對傳統行業不屑一顧
有人片面認為,傳統行業是不值得挖掘的,PE 追求的就應該是高成長的高科技企業。請注意,中國的優勢恰恰在于有 13 億的人口,我們的消費市場非常的龐大。目前,比較那些發達國家,我們在很多的傳統行業上,行業集中度都是偏低的,還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這種空間有兩種:一類是消費的升級、產業升級;一類是行業整合。如果能夠把這兩個要素挖掘好的話,實際上傳統行業也有非常好、非常大的一些投資機會。
13規模就是效益
還有人認為,那我去做企業的話,要把企業做大,規模上去,自然就有經濟效益了。要知道,規模大小不只取決于你的規模,關鍵是你有沒有能力、精力把這么大的企業管好。就像管一個孩子,跟管十個孩子,這是兩回事一樣。一個企業并不是越大越好,實際上這是種藝術上的平衡。
14資本就是一切
有些 PE 是以資本運營代替生產經營的。資本本身沒有創造價值,一個企業今天賺錢,稅后利潤一個億,它的股票價格從五塊變成十塊,甚至到 100 塊錢,利潤還是這么多,沒有創造價值。資本如果是毛,那皮就是產業經營,主營業務有盈利能力,資本才能創造出一個財富故事來。否則,企業本身沒有盈利能力,是虧損的話,在外面再炒,那只能是泡沫,是概念,總有破滅的時候。
15企業需要的就是資金
有些 PE 管理者重投資輕管理。要知道,把錢投進去只是一個開始,「相愛總是簡單,相處太難」,從戀愛到婚姻這是兩個完全不同屬性的階段。很多 PE 在這個環節上心里準備不夠,以為錢投進去,就是一個美好的開始了,有時恰恰相反。許多時候,企業不僅僅需要資金,更需要的是引進資金的同時,引進高效的管理體制。
16不問資金的來路
私募基金的錢有的時候是向不同的投資人募集來的,有的錢來路是正的,有的錢可能是灰色的,如果投資人本身出現一些問題的話,可能麻煩就大了。比如你現在托管一只基金,忽然之間發現它的投資人是廈門遠華的賴昌星,你怎么辦?事情就變的很尷尬。所以在資本募集的環節上,一定要注意資金的來路,要選擇好投資人。